B站收購廣州游戲公司,自研業務能崛起嗎?
原標題:B站收購廣州游戲公司,自研業務能崛起嗎?
作者:阿萊斯特
B 站收購了一家廣州游戲研發公司。
此前游戲新知曾報道過,心源互動股東合計持有的 100% 股份全數質押給 B 站。近日獲知,實際上是收購心源互動,目前已完成交接。
要注意的是,B 站收購的心源互動與一年前的心源互動大不相同。
在 2020 年 12 月,心源互動創辦了全資子公司喀什奧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(下稱「奧術網絡」),目前已知拆分給奧術網絡的在研項目有《鎮魂街:天生為王》和《SS15》。一年不到將奧術網絡以 2.19 億元出售給 A 股上市公司名臣健康。
《鎮魂街:天生為王》由中手游委托開發,該游戲已經開發完畢,原預計今年 Q1 上線,目前在預約當中。不過考慮到尚未獲得版號,大概率在國內上線時間會延后?!禨S15》則由字節跳動委托開發,是一款「死神」IP 游戲,目前或仍處于研發階段。
現在心源互動旗下的在研項目則有《雛蜂:深淵天使》《霓虹序列》和《千星爭霸》等游戲。之前游戲新知也曾提到過,在 B 站成為心源互動的質押人之前,心源互動的原股東還創辦了廣州魔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將《霓虹序列》和《千星爭霸》的軟件著作權轉移至該公司主體下。不過如今看來,這些均屬于 B 站收購的資產。
《雛蜂:深淵天使》的完成度應該是最高的,官網預約人數也已經超過了 70 萬人。該游戲以國漫《雛蜂》為藍本改編,目前已經獲得版號。
《雛蜂:深淵天使》
收購心源之后,B 站的自研業務似乎又多了一些看點。
游戲業務一直是 B 站營收的重要來源。近年來 B 站游戲業務的凈營業額呈現了連年攀升的態勢,到了 2021 年已經跨進了 50 億的門檻。
與此同時,B 站在擺脫「游戲公司」標簽后的戰績也不錯,游戲收入占比已經從占比超七成降至如今的 26%。增值業務的收入已經超過了游戲業務,廣告業務收入也慢慢和游戲業務接近了。
B 站連年虧損又讓它對游戲的態度處于一種矛盾狀態中,一邊擺脫一邊追逐。
越來越多的代理游戲,增速卻不太樂觀
B 站游戲業務主要收入還是靠發行代理,近兩年代理發行的游戲數量有猛增的趨勢,2021 年就已經發行到了 22 款之多。這時候再看回增速,2020 年 B 站非游戲業務增長率均超過 100%,游戲業務增長只有 30%。到了 2021 年,游戲的增速更是只有 6%。建立在 B 站發行游戲的數量連年攀升的前提下,這種增速頗不樂觀。
2021 年 B 站游戲業務收入的大頭大概率還是來自于《命運-冠位指定(FGO)》、《公主連結 Re: Dive》和《碧藍航線》。
最為重要的產品依然是《命運-冠位指定》。B 站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《命運-冠位指定》2018 年-2020 年的收入情況,根據推算三年的凈營業額分別為 21.9 億、21 億和 13.2 億元人民幣。按照這種趨勢來看,2021 年可能難邁入 10 億元了。
還有一點要注意三款游戲都比較老了?!睹\-冠位指定》于 2016 年 9 月發布,《碧藍航線》2017 年 5 月發布,《公主連結 Re: Dive》發布時間較短也是前年 4 月上線的游戲了。從這 4 年的業績報告中也可以看出,這 3 款主力產品提供營收的能力不比以前了,而在近年來的新產品中似乎也沒有能夠接過重任的。
在剛發布的 2021 年業績報告中,B 站提到 2021 年第四季度由于新推出的移動游戲大受歡迎,收入較 2020 年同期增加 15%。但七麥數據顯示,B 站 2021 年上線且還在運營的 21 款游戲(不同平臺記作 1 款)中,僅有《坎特伯雷公主與騎士喚醒冠軍之劍的奇幻冒險》(中國市場)與《????》(韓國市場)能穩定保持在 iOS 暢銷榜 Top200。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 B 站在 2021 年游戲業務上并沒有太大的突破。
自研游戲上線 1 款,研發團隊已是千人規模
其次,B 站對自研游戲異常執著。
2017 年 8 月 B 站推出了第一款自研游戲《神代夢華譚》,這款游戲是魔幻萌系卡牌對戰游戲。上線以來的成績并不突出,游戲新知查詢發現它在 App Store 上的最佳成績也僅到中國區游戲暢銷榜第 115 名并比較快地掉落至 1000 名外,在澳大利亞曾排到第 37 名。
而截止至目前,B 站上線的自研游戲也僅有這一款。但難以想象的是,這是一家游戲研發團隊達到千人規模的公司。
在 2021 年 Q2 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,CEO 陳睿透露 B 站的自研游戲團隊規模已經超過千人。在收購了心源互動之后,游戲新知估計這個數據還會往上上浮不少。
這個體量對于一家游戲大公司來說也不少了。吉比特直到 2021 年 9 月研發團隊規模才達到 500 人左右,愷英網絡在 2021 年 11 月的業績說明會中透露技術類人員在 800 人左右。
陳睿曾表示,預測在幾年之后 B 站游戲業務一半收入來自自研產品。
B 站在 2021 年游戲發布會上公布的 16 款游戲中,自研游戲就占了 6 款,分別為《碳酸危機》(PC 游戲)、《代號:依露希爾》、《代號 C》、《代號:夜鶯》(疑似已經確定命名為《夜鶯:逆向指令》)、《伊蘇:夢境交織的長夜》、《斯露德》。
《代號:夜鶯》
這 6 款游戲除了《碳酸危機》具有較強的單機獨立游戲風格以外,其余均為二次元風格的手游產品,品類涵蓋即時策略卡牌、RPG、女性向等。但這 6 款游戲中,僅有 B 站控股公司上海哆祈哆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(Access?。┭邪l的《斯露德》取得版號,其余游戲均未取得版號?;蛟S會在一定程度上打亂 B 站的發行節奏。
投資頻繁,對兩家研發團隊實現了控股
在對游戲公司的投資上,B 站可以說是相當瘋狂。
游戲新知統計后發現,B 站自 2020 年起至今共投資或收購了 34 家游戲公司。按時間來分布,B 站在 2020 年投資 10 家,2021 年投資了 19 家,2022 年第一季度就投資了 5 家,這個投資頻率僅次于騰訊。
這些被投資公司多數擅長二次元游戲的研發制作,龍拳風暴、心源互動、光焰網絡、時之砂等公司均已有二次元游戲。也有少量非該品類產品的公司,如有網元圣唐、鋒行游戲似乎是主打國風武俠題材游戲的公司。
B 站的多數投資都是占股 50% 以下的參股,這里更多像是鎖定被投資公司的游戲產品。有 2 個公司是由 B 站控股的,分別為心源互動和「Access!」。收購心源互動的緣由前文已經說了。
控股「Access!」則更像是與游戲開發商做更深度的合作,獲取更多潛力 IP。目前「Access!」的兩款游戲分別是《機動戰姬:聚變》、《斯露德》。其中《斯露德》已經在 B 站游戲發布會上亮過相了,被標記為自研產品,目前還未上線。已經上線的《機動戰姬:聚變》表現并不理想,上線后 iOS 暢銷榜排名一路下滑,目前已經跌出 Top600。
結語
如今的 B 站似乎已經意識到不能過于依賴發行代理,也開始通過擴張團隊規模、收購成熟團隊來強化自身的自研力量。但目前看來,想要讓自研游戲成為游戲業務的主力還較為困難,發行業務仍是 B 站不容忽視的一部分。
本文相關公司
旗下產品(4款):